中國正成為全球的制造基地,但是“中國制造”不應該意
廣東深圳專業醫用產品儀器外觀工業產品設計醫療器械生產質量規范將全面推行味著“價廉物美”,而“特色缺乏”、“亦步亦趨”等名詞也不應該一直伴隨中國制造業。
我們要發展自己的工業設計。
在得知華碩W1N筆記本電腦獲得2005年的iF金獎時,帶領華碩設計團隊的華碩副董事長童子賢異常興奮:“鞭炮在哪里?我想從華碩16樓垂下去放!”
童子賢確實應該高興:這是iF產品設計獎設立51年來,中國人第一次拿到金獎。
iF金獎意義重大,不僅是對工業設計能力的肯定,更是躍入世界主流競爭領域的象征。
而對于絕大多數中國制造企業來講,要拿任何一項世界頂尖的工業設計大獎,都感覺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中國計算機報社與賽迪網、新浪網聯合開展的《購買個人消費電子產品,說出你的選擇》調查結果顯示,在回答“通常情況下,你會購買國外產品,還是國內產品”時,選擇“一般買國外產品”的比例是54.5%,選擇“一般買國內產品”的比例是16.9%,選擇“各占一半”的比例是7.8%,選擇“說不好”的占到20.8%。
在回答“按100分為滿分進行評估,你對國內產品總體設計水平的滿意度有多少”時,沒有一個人選擇“>90分”。
在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計算機報社承辦、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為支持單位、搜狐IT獨家網絡支持的“2005年度中國IT產品工業設計大獎揭曉儀式”上,與會專家告訴記者:中國正在成為全球的制造基地,但是“中國制造”并不應該必然意味著“價廉物美”,而“特色缺乏”、“亦步亦趨”等名詞也不應該一直伴隨中國企業。
我們要發展自己的工業設計。
中國IT工業設計,該從何處突圍?這個問題時時拷問著業內人士。
認知度加大
“國內工業設計水平,可以說是普遍比較低,抄襲、模仿比較多。
不僅是工業設計,其他
廣東深圳專業醫用器械外觀工業產品設計特區只有深圳最成功行業的設計也是這樣。
”從1984年學設計專業至今,在這個圈子里有21年經驗的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系老師劉長宜說話非常直率。
至于原因,劉長宜的回答簡明扼要:“中國是農耕文化,沒有經歷過工業化時代。
而設計是在工業化的基礎上進行的。
目前在中國,設計的實現受到工業水平的限制。
另外,現在模仿也是正常的。
改進需要長時間的努力。
”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理事長、高級工程師魯克定的觀點非常有說服力:“工業設計領域存在的問題,不一定是工業設計本身存在的問題。
這是因為,工業設計作為產品設計的重要手段,要服務于產業,服務于企業,不可能游離于當前的環境。
”擔任中國工業設計協會高層職務多年,魯克定的感觸很深,一方面,她非常欣喜地看到,工業設計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產業中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另一方面,她又看到,工業設計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與企業的結合不夠。
由此她認為,2005年度中國IT產品工業設計大賽非常有意義。
目前,工業設計在促進中國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還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
在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秘書長劉明看來:“公眾、企業對設計價值的認知度、認可度在不斷地加深、加大,這個發展趨勢是好的,但是還很不夠。
廣東深圳專業醫用器材工業產品設計聯眾醫療:云端數據讓醫療影像一目了然”他肯定了海爾、聯想、海信、長虹等大型企業在工業設計方面的成績,同時他也提到,中小型企業對工業設計的認知度還普遍比較低。
他說:“中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重視設計的創新,充分認識到設計的價值。
要讓設計作為提高產品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
在跟記者交流時,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系老師劉長宜、田原,以及自由設計師博爾吉根都表示,受到現有工藝水平和基礎材料問題的限制,很多設計出來的東西不能夠投產。
博爾吉根說:“可以這樣說,稍微精細一點的有機玻璃產品,在黃河以北都做不了。
”另外,業內對工業設計的重視程度普遍不夠,投入的資金也有限,這些因素有時候會令設計師感到灰心。
模仿是捷徑?
填完《購買個人消費電子產品,說出你的選擇》調查問卷后,在一家政府中介機構工作的卞小姐在MSN上告訴本報記者:“太好了,業界終于有人開始關注工業設計了!2000年,我剛畢業找工作的時候,還有企業問我工業設計是干什么的呢。
哪都不缺人,因為按國外的圖紙仿制就行啦,所以都不需要設計……于是,我只好轉行啦。
”
她說的是自己2000年從北方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畢業時的情況。
因為找不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她所在班級的30名同學中,現在沒有人在做產品設計,大部分人都在干與專業毫不相關的工作。
有的人則改行考研學了計算機專業。
當記者向魯克定請教她對工業設計中的追風、模仿怎么看時,她笑了:“我覺得,如果是純粹的追風、模仿,就不叫真正意義上的工業設計。
我們可以從別人的設計中得到一些靈感,但是如果沒有自己的創新,就不算真正的工業設計師。
我們引入工業設計,就是要解決追風、模仿問題。
”
聯想集團創新設計中心產品設計服務總監李鳳朗認為,目前的追風、模仿現象“很正常,是企業現階段的無奈。
追風、模仿是不具有增值性的行為。
從設計角度來說,設計師需要自律。
另外,設計師本身也需要時間和空間去成熟。
”
博爾吉根說出了自己在清華美院上學時的一次經歷。
有一次,她花了很大心思去設計一件物品,老師對她說,這個在國外已經設計得很好了,你為什么不直接拿來呢?只有先把人家好的東西學來,再創造,才可能做得比人家好。
博爾吉根說:“我一直很欣賞拿來主義。
先抄后提高,也是一個節省時間的方法。
”
在為中國計算機報《2005中國IT產品設計鑒賞畫冊》所作的序言中,長虹首席工業設計顧問、原三星設計師美國人高登?布魯斯對中國設計師的建議簡單明了――忠于思想,忠于本色:“對于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工業設計來說,中國的設計師需要開闊眼界,清除舊思想,用全新的眼光來設計作品。
但這并不代表中國的設計師要成為他國設計風格的追隨者。
”
這位國際頂尖設計師認為:“要讓中國本土工業設計作品揚名世界,設計師就必須用創新的思維來建立自己的領導地位。
中國的設計師一定要忠于自己的民族精神,不要讓你們設計出來的作品像德國、像日本、像美國的作品。
廣東深圳專業醫用產品外觀工業產品設計會展旅游產品設計的探討作為一個杰出而獨立的設計師,追隨他人是非常愚蠢和危險的做法,這將使設計師喪失自己的本色。
所謂設計忠于本色,就是作品必須包涵中華民族的DNA。
”
看來,怎樣達
廣東深圳專業醫療設備產品外觀工業產品設計深圳河道治理探究到這位大師所說的境界,還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設計賦予產品競爭力
在進入聯想之前,李鳳朗的職業是老師。
在教學過程中,他發現,在中國,設計是從學術界引進來,再進入企業。
這個過程中,學術角度和企業角度沒有很好地結合。
于是,他在1999年進入聯想,決定跟企業一起成長。
他表示:“設計師跟企業一起往前走,是非常難的。
企業對設計的需求可能會突然發生變化。
今年和明年的需求可能就不一樣。
比如聯想收購IBM PC業務之前,我們還在考慮創新性的問題,
廣東深圳專業東用美容器產品設計公司線束產品設計及工藝之后就要更多考慮品牌的問題。
”
魯克定認為,要想提高工業設計水平,企業高層領導乃至企業一把手的重視至關重要。
她建議:“企業家在構思企業發展時,應該把工業設計作為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來考慮,給予它必要的位置,進行必要的投入,用工業設計賦予產品競爭力。
企業家要把設計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或者毫不夸張地講,要把設計作為企業的靈魂。
這樣企業才能不斷成長。
”
廣東深圳專業醫用器械外形工業產品設計工業設計中的時尚與情趣 從設計師的角度出發,李鳳朗提到:“‘中國制造’將漸漸不再占很大優勢。
從經營角度講,我們需要通過案例告訴企業,設計真的能夠幫助企業增值。
同時,創新要有意志力。
”
談到工業設計潮流,清華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副主任劉振生給出了他的描述:“用戶所期待的產品價值不僅是用產品來完成或改善某項工作,重要的是希望產品能夠豐富、增進他的生活體驗,并且能夠聯系到個人的夢想。
我們已從信息時代進入感受的時代。
消費者期盼被產品的體驗所感動。
激情和情感將帶給普通設計一些特殊的東西。
”他認為,“設計師在工作中需要傾注更多的感情,要將解決方案人性化。
設計師要更加關注人類、自然、音樂、民族。
”在劉長宜看來,觀賞性、娛樂性、人性化會是工業設計的一個發展趨勢。
作為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些趨勢。
相對于卞小姐的畢業分配經歷,現在學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要幸運得多。
博爾吉根告訴記者:“現在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的學生有百分之八九十都做本行。
而原來除了做老師,基本全部轉行。
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劉明在工作中最大的感觸是,工業設計的發展速度在不斷加快,企業公眾的認知度、認可度都在不斷地提升。
李鳳朗對國內工業設計的發展趨勢持非常樂觀的態度:“中國人非常聰明。
企業一定會創造性地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流程、機制等。
我認為,在中國的環境里一定會出現設計大師,出現有中國特色的設計經典。
”